大连枫叶初中真实课堂系列报道(三) ——重新架构课文,多角度探究文本

阳阳

2016年9月21日,初中多媒体324教室上演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,主人公是杨鹏老师和9年11班的孩子们。正如许校长点评所说,这节语文课,达成了由语文引向阅读,由阅读引向生活,进而引发学生对生活之思考的目标。杨老师这节《我的叔叔于勒》不仅上的精彩,而且深刻。 首先,从于勒的不同称呼出发,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决定称呼的变化?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题:批判当时法国社会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! 紧接着是本课的重头戏,杨老师对文本进行了重新架构,创新又合乎情理。出示了左拉对莫泊桑的评价。 接下来杨老师便从长文本中节选某些重点片段,探究了“于勒之谜”“菲利普夫妇之谜”,在这两个环节中,杨老师巧妙引导,从课文中寻找蛛丝马迹,从不同角度解读了于勒和菲利普夫妇。对比于勒的起点和终点我们看到了他的进步,对比菲利普夫妇的起点和种种表现,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他们的冷酷自私,还有他们拮据生活中的一点希望,还有最平常的人对更好生活的向往,课文讲到这,引起了所有学生和听课教师的共鸣,仿佛每个人的心都辛酸了一下,这就是阅读的魅力,此处,杨老师将语文引向了阅读。 借由这股共鸣,杨老师PPT出示了“生活”。 “同学们,从哲尔赛岛失望而归的菲利普夫妇今后的生活会如何?于勒今后的生活又会如何?”听罢,孩子们都陷入了沉思,那是真正受到文本感染后,走心的思考。这是杨老师最高超的讲授,由一篇课文引发了思索,引向了生活。 最后,杨鹏老师出示了课文删掉的开头和结尾,“我”学会了善良,那正是莫泊桑对人性的召唤! 铃声响起,一节课在学生深情地诠释那句“这是我的叔叔,父亲的亲弟弟,我的亲叔叔”中结束,意犹未尽…… 11班的孩子有师如杨鹏,幸甚至哉!正是杨老师带着思考对文本的深刻解读,又在课堂上大胆创新,才使文章延展,更有韵味,才能让学生深受感染,开阔思路,敢想敢表达,杨老师这样的一节课,真正展现了阅读的魅力,真正是启迪人的有深度的好课! 枫叶的每一名语文教师,都致力于博学并善于拓展,有思想并善于思考,这样,才能成全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创新,才能成全学生的人文发展! 枫叶语文课堂注重学生思考和表达,考试采用书写,朗读,试卷相结合的方式,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! 这正是枫叶语文的魅力!来枫叶,给你不一样的语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