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要是陀螺转起来》读书会

小雪

<h3>12月3号,周六,我给儿子班上若干小盆友读了《要是陀螺转起来》。</h3><h3><br /></h3><h3>故事会前的准备:</h3><h3><br /></h3><h3>1 一对一的亲子阅读中,几年前的一次阅读,儿子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喜欢和兴趣——原因在我,没有预习,拿起书就读。几个月前,再读此书,儿子特别喜欢。我猜,原因大约在近2年的小学生活让此书的场景、人物都如此的触手可及。加上我有意的节奏安排、尤其给足时间让儿子从画面的细节去观察校长——儿子觉得这个"坏坏的"校长特别可乐:发型、神情和举止,都逗得儿子嘎嘎笑。</h3><h3><br /></h3><h3>2 有限的网上资料显示,此书文作者曾经做过小学教员,此后迷上童书创作,所创作的童书,从题目看来,校园生活占据一定比例。而图作者则是大名鼎鼎的林明子。</h3><h3><br /></h3><h3>3 主题设定,大约从以下几方面考虑:</h3><h3>3.1 文字作者和图作者都是童书界的大腕,二人在题材、文风和画风方面各有鲜明特色。可以在社区故事会上读一系列该作者的作品,然后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作者的风格等。</h3><h3>3.2 文本内容主要是校园生活。而具体说来,又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进行探讨:</h3><h3>3.2.1 师生沟通。可以针对8岁左右孩子设计"谈判游戏"。先征询孩子们在校园生活中有哪些愿望想要实现,然后大家帮助大家,发言想解决办法。</h3><h3>3.2.2 孩子个人成长。浩杰为什么能从一个陀螺转到四个陀螺?他是怎么做到改变的?孩子们随后也可以尝试原书赠送的纸陀螺。</h3><h3>3.2.3 孩子的不同。从其他孩子跟校长的"较量"&nbsp;&nbsp;到浩杰跟校长"较量"的不同之处,可以看出同一事件中,每个个体反应的不一样。可以引申"我会做什么"的才艺秀。</h3><h3>3.2.4 校长是个什么样的人物?每个孩子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。画一画,说一说,自己心目中的校长是什么样的。</h3><h3><br /></h3><h3>最后决定,此次故事会主题拟定为3.2.2。来听听现场孩子怎么看待浩杰玩陀螺技能的转变的。</h3><h3><br /></h3><h3>故事会开始第一环节:申明故事会纪律。这是之前的我容易忽略的,这回有意强调了"不吃东西,不走来走去,不随便说话"的规则。</h3><h3><br /></h3><h3>第二环节:抽签决定表演顺序。孩子们很大方。</h3><h3><br /></h3><h3><br /></h3> <h3>第三环节:按抽签顺序轮流表演。</h3><h3><br /></h3> <h3>孩子们的表演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:背古诗,背乘法口诀表。只有周瑾在同伴们&quot;三字经&quot;的背诵声音中打了一套武术拳。</h3><h3><br /></h3><h3>不过,第一次独自上台表演,效果已经很好了。</h3><h3><br /></h3><h3>第四个环节:读绘本。</h3> <h3>孩子们听故事都很投入。尤其是这样一个校园故事,以前来回走动的孩子这回都安静了。</h3><h3><br /></h3><h3>有人有疑问:校长不受规则!明明说好转一个陀螺就好的!</h3><h3><br /></h3><h3>也有人猜测:1、2、3、4,接下来,会是5、6、7、8个陀螺吧?</h3><h3><br /></h3><h3>故事读完,孩子们似乎有点迟疑。</h3><h3><br /></h3><h3>——可能是户外故事会的原因,也有可能是我的节奏没有控制好,孩子们有点懵懂。半响不说话。</h3><h3><br /></h3><h3>接下来,我的问题是:</h3><h3>浩杰最后怎么会了玩4个陀螺的?</h3><h3><br /></h3><h3>周瑾说:多练习!</h3><h3><br /></h3><h3>我问:那,请你们说说自己有哪些事情是通过多练习学会的?</h3><h3><br /></h3><h3>纷纷举手:吃饭!写字!跳绳!</h3><h3><br /></h3><h3>嗯!最开始学习的时候,啥样子啊?</h3><h3><br /></h3><h3>好难!</h3><h3><br /></h3><h3>——没聊几句呢,孩子们一窝蜂跑了。想玩。</h3><h3><br /></h3><h3>反思:</h3><h3><br /></h3><h3>1 书的解读。此书除了旋转陀螺一条线索以外,还有其他小盆友先后放弃旋转陀螺这条支线。也许是这几条支线我没有处理好详略得当,孩子们对此有些迷糊。</h3><h3><br /></h3><h3>2 读完以后的讨论,似乎应该换个话题开始比较合适。比如:来,说来听听,你们喜欢这本书吗?要从孩子的反馈中去印证我的担忧是不是多余。从孩子的反馈中去察觉他们的关注点。如果正好和我事先准备的主题不谋而合,那可以顺势铺垫。如果不是我所准备的主题讨论,一定是以孩子们共同的话题为内容进行讨论。这是我这次深有体会的。</h3><h3><br /></h3><h3>3 户外故事会,孩子们想着早点一起玩,心有点飘,我需要功底来吸引他们对讨论感兴趣。</h3><h3><br /></h3><h3>后来,孩子们分组尝试了玩纸陀螺,有些孩子真的像浩杰一样坚持练习。</h3><h3><br /></h3>